当前位置:首页 >> 印象志丹
恢复窄屏

陕北民歌的继承发扬

发布时间:2016-08-19  来源:陕西日报

  高不过延安精神,美不过陕北民歌。陕北民歌走到今天,取得过辉煌成就。时至今日,如何继承和发扬陕北民歌已成了我们首要面临的问题。

  陕北民歌在老一辈艺术家郭兰英、王昆、贠恩凤、王向荣等努力下,走出国门拿过国际大奖,有过辉煌的过去。革命时期的陕北民歌是边区团结战斗的冲锋号。李有源根据老调《骑白马》改编成的《东方红》堪称神来之笔。后来党音之老师又进行了二次创编,歌曲中加入高亢的号子、古老器乐编钟,让新编《东方红》更加大气恢弘荡气回肠。一曲《东方红》唱出了全国人民对伟大领袖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无比热爱的淳朴感情。

  近年来,陕北民歌传唱的经典曲目居多,改编创新的作者较少,这种现象已成为严重制约陕北民歌发展的瓶颈。《一对对鸳鸯水上漂》是电视剧《平凡世界》插曲,贺国丰原创和首唱。这是近期陕北民歌难得的一首优秀原创曲目。歌曲旋律质朴情绪热烈直抵人心,演唱者酣畅聆听者醉心,为电视剧增添了色彩和魅力,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新时期陕北民歌的风采,给陕北民歌注入新的活力。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艺术家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其实是对包括陕北民歌在内的各类文艺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陕西,乃至全国,陕北民歌作为一支黄土高原上盛开的山丹丹,需要全体文艺工作者精心呵护,需要相关文艺组织及名家奖掖提携新人,发掘整理音乐素材,大力扶持原创。还可以将陕北民歌纳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从小接触、体验陕北民歌,为陕北名歌的继承发扬奠定基础。多措并举,夯实基础,营造有利的原创土壤,以不负黄金时代的召唤。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不能沉浸在往昔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要顺应时代发展,创作时代强音,讴歌时代精神风貌。有的艺术家“一生只唱一首歌,张嘴就是那个调”,不思进取墨守成规一劳永逸,这种现象的存在,钳制了创新思想,不利于陕北民歌升华。

  当然,我们不乏不遗余力弘扬陕北民歌艺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譬如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贠恩凤,活到老唱到老,不顾年高下基层,满腔热情唱红歌;真正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年青一代的歌唱家应不忘初心,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高举创新大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继承经典陕北民歌的基础上,更要积极探索,扎根生活,放下身段,像柳青扎根长安、像路遥扎根铜川煤矿那样静下心来,体验生活。向民间老艺人学习,在民间汲取营养,在陕北这片热土上再创作出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二月里来》《南泥湾》那样的经典歌曲。

  时代呼唤更多的原创型歌手,最终像星光大道“无冕之王”王二妮一样把陕北民歌唱到人民大会堂;我们更期待,有一天陕北民歌能像经典传唱的那不勒斯民歌《我的太阳》一样唱遍全球。(《陕西日报》曹锋)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