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恢复窄屏

电力先行 我们能行

发布时间:2018-11-16  来源:志丹文明网

  “电力局(指:志丹县供电分公司)可好了哩,又通电又帮扶产业,现在生活可‘聚劲’了。(指:方言土话,美好,有希望)”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胡新庄村村民王学武激动地说到。

  胡新庄村位于金丁镇西北5公里处,辖5个村小组,162户共719人。时间回溯到2017年,那时的胡新庄村属于县级贫困村,资源匮乏,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万元。这年的天气如以往一样很平常,但是对于胡新庄的金丁镇的村民来说并不平常,正是这一年志丹县供电分公司与他们结下了共克贫困的不解之缘,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扶贫有电助 点亮脱贫路

  “自从电力局帮扶之后,现在不仅灯亮了,农机随时都可以使用了,还给我买了两个猪仔,明年就能生一窝,又能卖个好价钱。”贫困户同登弟开心的说到。(注:2017年帮助同登弟争取到小额扶贫贷款3万元,2017年买来4头驴,2018年驴繁殖到6头,初步产生经济效益。)同登弟是一名残疾人员,妻子还是一名聋哑人,两人的孩子从出生时腿脚就落下了病根,他们又居住在偏远的山坡上,家里也没有通电,这些不利条件在他的脱贫路上大大的打上了问号。县公司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摸排时发现此情况后,立即开始着手解决。为了解决用电问题,金丁供电所所长崔斌带领施工队员经过16天的紧张施工,顺利完成了通电工程。该镇区域内原始森林覆盖,线路施工难度大,林业部门管理严格,为了尽快完成线路施工工程,他联系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线路通道进行重新设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的大力配合下,经过他们连日的奋战,工程圆满完工。当他带领施工队员回到公司的时候,很多职工都开玩笑不认识他们了,一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样子。

  “贫困户通上电啦,他们生活能方便,我们的辛苦是值得的,打心里就高兴。”崔斌抚摸着手上的血泡笑着说。

  挽起袖子干 扶贫先扶志

  “我们是为了扶贫,不是来做慈善的。我们不能养懒汉,要让大家树立脱贫的志向!”志丹县供电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宏祥坚定的说到。扶贫先扶志,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从扶贫工作的第一天起,该公司就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公司经理刘玉伯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包扶的10户贫困户家中调研,共同查找贫穷的根源。他们在一起拉家常、问冷暖,从思想上鼓励贫困户坚定脱贫信心。通过调研他们意识到,要想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首先要解决等、要、靠的麻痹思想,让他们认识到农民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创造。为了让贫困户振作起来,该公司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进行慰问,公司经理刘玉伯、党支部书记张宏祥自费出资为帮扶户购买除草机、化肥等农用品。资助贫困户胡帅、曹治英的孩子上学,为闲置在家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让贫困村真正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要做到真正的脱贫,就要让他们在精神和思想上先“富”起来,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找准致富路 富民不是梦

  “以前啊,咱们庄子里啥都没有,穷的叮当响,自从政府和电力局帮扶我们后哇,带我们发展产业,我们眼界打开啦,吃穿不用愁啦,每年还有盈余哩。”贫困户胡帅感激的说到。

  目前,志丹县供电分公司每年为胡新庄村捐助5万元,帮助他们实施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种植是农民的基础,在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后,该公司将山地苹果和大棚种植作为胡兴庄村产业扶贫的突破口。山岭村小组以苹果产业发展为主,川道村小组以大棚产业发展为主。2017年到2018年,帮助村民扩大了集体经济葡萄园建设规模,累计种植药用牡丹32亩,新建山地苹果园310亩,促进全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外,该公司还积极扶持贫困户开展畜牧业养殖,养牛、养驴产业已初见规模。

  经过多方不断努力,胡兴庄村发展出了苹果产业43户588亩,养牛产业2户,养驴产业4户,大棚产业种植户12户21棚,村集体产业2项,农民入股分红。到2020年,该村山地苹果种植面积将达到638亩,这些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会让农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从电力扶贫到产业扶贫,志丹县供电分公司始终落实精准扶贫、精准施策,下定决心脱真贫,真脱贫,将“电力先行、我们能行”的口号真实落地,让贫困户真正感受到了电力企业的一份真情!(通讯员高磊 郑长东)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