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2015 >> 文化坚守
恢复窄屏

《黄河大合唱》 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发布时间:2015-08-31  来源:志丹文明网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歌声在鲁艺文化园响起,背后是鲁艺的标志性建筑——桥儿沟教堂,76年前,《黄河大合唱》就在这里诞生。

  1939年2月,诗人光未然随抗战演剧三队来到延安,他在途经壶口瀑布时为其壮美的景色而震撼,从而写出了诗篇《黄河吟》。他在延安朗诵此诗时,触发了时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冼星海的创作灵感,此后六天,冼星海在忘我创作中,成功完成谱曲。4月13日,《黄河大合唱》首次公演,全场为之轰动。

  “《黄河大合唱》这部经典作品,对抗日的胜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个人也写了黄土系列的作品,我们一直拿冼星海前辈的精神鼓舞自己。这首歌再次唱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黄河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和继承。”耿志杰说。

  当天下午的合唱视频录了近3个小时,先是参与合唱的每个人单独演唱一遍,最后集体合唱——女声加童声,慷慨激昂中不失柔美本真。为了让后期制作有更多的剪辑空间,集体合唱一共录制了4遍,合唱团队员全程积极配合,孩子们也自始至终热情不减。

  鲁艺文化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刘妮说:“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网络电视台主办的网络众筹《黄河大合唱》活动让海内外再次唱响《黄河大合唱》,活动来到延安,我认为是一种寻根,是寻找《黄河大合唱》精神的源泉。”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创作《黄河大合唱》时,冼星海正在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那么,鲁迅艺术学院在抗战时期发挥的是怎样一种作用呢?

  “鲁艺在抗战文艺的地位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文艺的一个堡垒和中心。毛主席高瞻远瞩用鲁迅的名字来命名,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偶像,他是新文化的标志,就像一杆红旗。鲁艺先后创办了6期,共培养了1000多人,它紧密和抗战结合,抗战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人才,在当时它有着明显辐射作用,辐射了整个陕甘宁边区,辐射了晋察冀根据地,辐射了全国的抗日根据地。延安的一部作品会迅速地到各个根据地去演,包括国统区的舞台上,鲁艺就是延安文艺的一面大旗。”刘妮介绍。

  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量的爱国人士,进步青年进入延安。刘妮介绍,就是在这个时期,冼星海来到了延安。

  作为南方出生并在法国长期留学的进步青年,到延安之后,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物质条件没有难到冼星海。当时正值延安物资匮乏的困难时期,冼星海也会拿起锄头去田里开荒种田。

  “他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激情,所以他的第一个大合唱作品是《生产大合唱》,之后和光未然合作,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刘妮介绍。

  1939年春天《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之后,传播非常快,传到抗日前线,传到重庆,40年代还曾经传到美国去。“这首歌曲在抗战时期是一部激励抗日军民的一个精神力作,也是个号角。”

  刘妮说,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黄河大合唱》的精神价值已经远远不止一首歌曲那么简单,对海外华人而言,它是华人们团结奋进、自强自立的一个象征。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是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力作。(延安日报记者 牛敏)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