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2015 >> 文化坚守
恢复窄屏

《论持久战》:指引抗战胜利的“航标灯”

发布时间:2015-08-31  来源:志丹文明网

 

 ●毛泽东当年在凤凰山居住的窑洞 

  凤凰山,因“叶生吹箫引凤”的美丽传说而得名,古老的延安城紧紧依偎在它的脚下。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中共中央和军委机关及毛泽东、张闻天、朱德等中央领导就住在凤凰山下。

  中共中央在凤凰山居住期间,中国历史正处在转折的紧要关头。在这里,毛泽东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16篇。尤其是《论持久战》一文,在抗战初期“速胜论”和“亡国论”两种论调交替盛行的迷惘之际,科学地指出了中国抗战最终胜利的实现蓝图和光明前途,就像茫茫大海中的航标灯和漫漫长夜中的北斗星,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指明了胜利的方向。它同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一起,入围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列。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迁往城外的杨家岭。

  ●《论持久战》书稿

  

  ●当年用来防备日军袭击的防空洞

  ●就在这张旧式桌椅上,毛泽东写下了许多不朽著作

  八天九夜的呕心沥血,5万余字的《论持久战》顺利完成

  在凤凰山麓毛泽东当年的办公室兼寝室的墙上,一个褐色木质边框的玻璃柜里,《论持久战》书稿与同样写于这里的《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同被展出。泛黄的纸张,映衬在鲜红的背景下,似乎仍散发着七十年前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气息。

  据说,当年此书毛泽东整整花费了八天九夜才完成了初稿。那么,他当时为何要急于写出这样一篇著作呢?

  讲解员杨默介绍,1938年3月23日,沿津浦线南下的日军第10师团,在徐州门户台儿庄,遭遇了中国军队的拼死抵抗。到1938年4月7日,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这是抗战打响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极大鼓舞了每一位中国人。然而就在几星期后,短暂的喜悦很快被徐州会战的失利的悲痛所取代,一时间,“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论调交相弥漫在中国军队和民众心中。

  “当时,全国人民对抗战局势走向都比较迷茫。”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刘煜说。究竟是亡国还是速胜?“速胜论”认为抗战三年就能胜利,这过于夸大国民党的力量;相反,“亡国论”认为中国武器不行,财力物力都不行,所以中国必亡。

  而此时,在陕北延安凤凰山麓,毛泽东正在进行着一次十分重要的思考。

  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这是他第一次提出对日持久战的思想。

  1936年7月,在卢沟桥事变一年前,毛泽东就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又一次谈起“对日战争是持久战”。

  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持久战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战略总方针。

  1938年暮春,毛泽东放下手头事务,将自己关在凤凰山中共中央指挥部的窑洞里,开始了一场漫长的沉思。经过八天九夜的呕心沥血,一部5万余字的《论持久战》初稿顺利完成。

  “由于聚精会神地写作,木炭把主席的棉鞋烧着了他都不知道”

  “当时延安的冬天比较寒冷,警卫员就把自己的火盆烧着让毛泽东取暖。毛泽东由于聚精会神地写作,就忘记了脚下,木炭把主席的棉鞋烧着了,他都不知道。当警卫员闻到糊焦味的时候,主席棉鞋的一半都已经烧着了。”杨默讲解道。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写作时的全神贯注。

  在凤凰山毛泽东旧居窑洞窗户内,一套深褐色桌椅放在靠右手边的角落里。当年毛泽东就是在这简陋的一桌一椅上,完成了《论持久战》的写作。在这张桌子下方,记者看到了那个供主席取暖的木制炭盆。这个古朴的炭盆像一位睿智的老人,见证了一位伟人为中国抗日战争付出的艰辛。

  就在徐州会战宣告失败、“亡国论”论调再次让全国民众对战争前景陷入迷惘之际,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演讲。他明确指出,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敌强我弱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改变不了,敌强我弱所以是持久战。之所以中国会胜利,一来,日本是一个小国,资源人口都有限;二来,日本失道寡助中国得道多助,世界人民会同情中国,日本得不到那么多援助。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毛泽东的这一论断极大地激励了参与抗战的军民,如同一抹黑暗中的曙光,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胜利的信心。

  运动战、游击战——抗战洪流中不可忽视的“秘密武器”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提出了“持久战的三个阶段”。他写道:“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尤其是战略相持阶段,对于水深火热的中国来说,它将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将是一个最重要的过程。”事实上,抗日战争正是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预料的那样发展的。在经历了《论持久战》所指出的三个阶段后,中国人民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多么令人惊奇!在抗战刚刚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毛泽东就清晰地描述了整个抗战过程的轮廓,历史见证了这一极富预见性论断的正确性。一位外国记者读了《论持久战》后评论说:“《论持久战》发表后,不管中国人对共产主义的看法怎样,不管他们所代表的是谁,大部分中国人现在都承认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和国际的因素,并且无误地描述了未来的一般轮廓。”

  这篇军事著作一经公开发表,顿时在全国引发了强烈反响。据史料记载,在《论持久战》发表后,周恩来就把它送给了时任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的白崇禧,白崇禧看过后,认为这是中国抗日战争最高的战略纲领,并立即推荐给蒋介石。为便于官兵记忆,国民党将《论持久战》概括成“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一时间,无论是军队还是民众,《论持久战》成了抗战洪流中最打动人心的论著,就连白崇禧亲自部署的黄梅之战也改变了以往阵地战、拉锯战的打法,深得其精髓。

  正当人们在《论持久战》中看到抗战胜利的曙光时,毛泽东又于1938年5月30日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论持久战》中提出的战略,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指明了实现的路径。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和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并指出,这六项是全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纲领,是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配合正规战争,争取最后胜利的必要途径。

  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决定,八路军在华北相继开辟了晋察冀、晋西南、山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在华中也开辟了苏南、皖南、皖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利用运动战和游击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一年间共作战1500多次,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

  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游击战法也从单纯的破袭战演变出多种战法。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水上游击战、挑帘战等等,都是在抗日实践中,中国人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发明创造的战胜敌人的拿手好戏。正是靠着这一“秘密武器”,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抗日武装在华北、华中的敌后战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让侵华日军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战争泥潭。(记者 高乐 通讯员 高慧琳)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