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2015 >> 纪念活动
恢复窄屏

青年代表“重走抗战路·青春向延安”主题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5-08-31  来源:志丹文明网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留念。 本组图片均为陕西传媒网记者 李轲暄摄

  6天,一路向北,奔赴延安,重走那条无数爱国仁人志士用青春与血肉修筑的抗战之路,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聆听一个个英雄的故事,追寻那段彪炳千古的民族史诗,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平、奋勇开创未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7月9日,包括大学生骨干、青年教师、留学归国青年、创业青年、媒体人及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在内的70余名全国优秀青年代表参加了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主办,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青联、共青团延安市委、延安干部培训学校承办的“重走抗战路·青春向延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重走光荣神圣的抗战之路,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洛川会议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重要场所,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拓荒劳动、徒步行军、学唱抗战歌曲、体验窑洞生活等诸多活动。六天征程,让青春在抗战路上得到了历练。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举行启动仪式。

  启程:重温青春无悔的选择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心脏”,当年激励着众多爱国青年前来寻找光明,不少人从这里走向抗日救国战场。延安吸引了大批爱国青年前往,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成为连接延安和全国各地的枢纽和进出陕甘宁边区的大门,数以万计的爱国青年由这里出发,北上延安,参加革命。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前身是西安红军联络处,全面抗战爆发后,改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此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为团结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力量和鼓励顽固势力;护送、中转八路军将领奔赴抗日前线;领取、采购和运送抗战物资支援前线;输送爱国青年和海外华侨及国际友人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

  1938年3月14日,毛泽东给办事处伍云甫处长指示:“放手吸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进入延安”。1938年4月,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成立“联合招生委员会”接纳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据不完全统计,将近两万余名爱国青年经由西安输送至延安革命根据地。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是此次“重走抗战路·青春向延安”起点,纪念馆内宿舍、会客厅、接待室、救亡室、总务科等房间摆设仍保持原貌,曾在办事处主持过工作的叶剑英为纪念馆题词,题词下面“争取更大光荣,发扬革命传统”两句口号格外引人注目。

  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7号院,工作人员身穿八路军军服,再现当年场景。他们问道:“你自愿为抗日事业奋斗吗?”“你坚信抗战会胜利吗?”“延安条件艰苦,怕苦怕累的就不要去了”“你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吗”?“我们不怕苦,爬也要爬到延安”……参加活动的青年代表则纷纷在接待处登记本上签上自己的姓名,志愿“奔赴延安”。

  参加活动的奥运冠军罗雪娟在启动仪式上说,我想将这次活动的体会分享给周围的朋友们,那段历史对她和同龄人来说,更多存在于听说和想象中。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大家有机会感受当年的情景,缅怀抗战英雄。

  

  在南泥湾体验徒步行军。

  在路上:沿着红色路线前进

  沿着红色路线前进,参加重走抗战路活动的青年代表们还途经参观了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洛川会议旧址和黄河壶口瀑布。

  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位于陕西泾阳县,是当时为适应抗战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的要求,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出面,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在国民党统治区泾阳西安安吴堡创办的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

  毛泽东在为安吴青训班二周年纪念题词中说:带着新鲜的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宝贵的,没有他们,革命就不能胜利……在安吴青训班纪念馆,青年代表们详细了解了青训班的创建背景、发展过程和革命成果。纪念馆内的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革命文物,让大家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深刻体会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曾在安吴担任青训班副班主任的老一辈革命家胡乔木之女胡木英对年轻人寄语:“青年人有热情,再加上学习、观察、实践,就能更准确摆正自己在社会的位置和担当,为我们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县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上讨论抗战的战略问题和国共两党的关系问题,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在洛川县洛川会议纪念馆,青年们驻足观看,认真聆听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没想到在这儿看到了我外祖父的事迹。”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工作人员吴德祖激动地说。其实,这是吴德祖第二次来到洛川会议纪念馆,由于时间原因第一次他并没有注意到那块关于他外祖父介绍的展板。吴德祖的外祖父叫雷雨天,1915年出生于洛川,是洛川县游击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曾担任洛川县工委书记、武工队队长、洛川游击支队副政委等职,建国后任甘肃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等职。吴德祖说:“这次对我来说是意外的惊喜,小时候是姥爷把我带大,我也经常听妈妈讲起姥爷的故事。他那时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游击队拓展力量,然后转接爱国青年到延安,或者输送延安的人到西安,后来他调往兰州,参与了解放兰州的工作,在我心中他的形象非常高大。刚才在留言簿上我注意到一句话‘看了今天的展览,我就回想如果我在当时,我会是他们中的一个’,我想在任何民族危亡的时刻,我们都会和他们一样。”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当青年们在壶口瀑布旁高声齐唱澎湃的《黄河大合唱》时,奔涌的黄河水拍打着岩石迸发出的声音就是最好的伴奏,铿锵有力的歌声震撼人心,涤荡青春!

  

  青年代表为老战士过生日。

  延安: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抵达最后一站延安,青年代表们饱含深情与崇敬开始了在红色圣地的参观与学习,切身感受延安精神的伟大。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抗大旧址、宝塔山、西北局旧址纪念馆,在南泥湾体验徒步行军和大生产劳动,看望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战士等等,青年们追寻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奋斗的青春足迹。

  延安保育院是1935年至1948年中共中央在延安战斗时期设立在延安的数所“儿童保育院”、“托儿所”、“保育小学”的统称。“儿童保育院”是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设立的寄宿制幼儿教育机构,其主要招收前方将士子女、烈士遗孤和部分后方机关干部子女,被称为“马背摇篮”。观看中国首部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是青年代表们在延安的重要活动,剧情感人至深,很多代表感动落泪。

  行程中让人最为动容的一项活动就是青年代表看望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战士,为老战士们表演精心排练的节目,并为过生日的老战士送去生日蛋糕和礼物。八一敬老院位于延安枣园,如今这里寄宿着两百多名老战士,他们之中有的战士曾是延安宝塔山的守卫兵,有的老战士经历过日军对延安的飞机轰炸,有的曾当过西北野战军的步兵、炮兵,有人参加过解放战争,还有人则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志愿军。

  活动中,96岁的老战士毛光荣与青年代表们共同吹灭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老人写满沧桑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毛光荣出生于1921年11月8日,1935年2月参加刘志丹所属部队,1936年8月随军越山西东征,1938年调到警备五团三营,做通讯工作,1941年3月调至延安边区政府当勤务兵,1945年调到三五九旅警卫营。据了解,毛光荣老人还曾担任过习仲勋的勤务兵。

  每位老战士的胸前都挂着勋章,年迈但精神矍铄。回想起当年的战斗,老战士们依然记忆犹新、情绪激动,而他们也为青年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革命课”。的确,如果没有老一辈革命者的奋斗与牺牲,我们就不会有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说,今年9月,延安八一敬老院中的一些老战士还将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

  全程参与此次活动的延安讲解员党婕睿说道:“和来自全国各地优秀青年一起重走抗战路,对于我一个一线讲解员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我们在缅怀先烈,感悟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的同时本身也是对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陕西日报记者 刘曌琼)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